2010-08-27 04:50:00 來源: 證券時報(深圳)
數據顯示,7月份外匯占款增加1709億元,規模較上月增加538億元。但是,扣除7月當月的貿易順差和FDI之后,不可解釋部分為負707億元,這是外匯占款扣除貿易順差和FDI之后連續第3個月出現負值。盡管7月當月的負值較上月小幅縮窄346億元,但我們從中依然可以看到,熱錢流出的勢頭還在繼續。特別是發生在6月份重新啟動匯改之后,這多少是出乎意料的。
對中國經濟質量的擔憂,或是熱錢持續流出的原因。對中國而言,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房地產市場過快泡沫化的隱憂。2009年一年,中國主要城市房價的漲幅接近50%,對于一個大國而言,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大的漲幅,經濟史上似乎都是第一次;其二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撥備風險突然大幅增加的隱憂。這種隱憂主要體現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上。基于此,我們傾向于認為,熱錢連續三個月流出,或許是國際和國內某些機構調整全球頭寸的結果,即出于對中國經濟質量的些許擔憂,向外調出部分資金。
熱錢的持續流出對預期中的政策放松而言,是一個警示信號。市場的大多數都在預期政府的調控措施放松,然而,熱錢連續三個月的流出,給了我們思考放松問題的另一個角度。
試想,如果政府面對經濟增速的放緩而再度放松,比如放開貸款的控制閘門,比如再度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沖鋒陷陣,毫無疑問,那將導致房地產泡沫的進一步加劇以及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問題的惡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想象,熱錢會不會繼續流出呢?不排除那時候人民幣甚至因此出現貶值的情況。進而,中國的資產價格也隨之貶值,更不利于中國經濟。因此,我們認為,對于政策放松,市場的想像力可能已經過多。
政策難以放松背景下,股市面臨后續宏觀經濟數據和政策調控風險的挑戰。首先,從國際經濟情況來看,進入9月份后,美國將陸續公布失業率、零售額等一系列關鍵經濟數據,周初公布的申請失業金人數已經創了9個月以來的新高,這很可能意味著將于9月3日(下周五)公布的8月份美國失業率數據不再是下降,而是走高的,從而進一步確認美國經濟復蘇力度的衰減。這可能對9月份的美國股市帶來比較大的負面沖擊。
其次,從國內經濟來看,今年以來,一直超預期的出口數據可能將逐漸不再超預期,9月份第二周將公布這個數據。連續不如預期的美國、歐洲經濟數據,草根獲知的海運市場信息,都指向這個數據可能不如預期,屆時這個數據的公布,很可能成為股市調整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