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觀察的市場信號如下:其一,充裕流動性的市場格局發生實質性改變;其二,市場資金的流入轉為流出;其三,弱勢美元的趨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信號。
關注熱錢的動向,成了審讀市場的理由。這一點在下半年的股市尤其重要。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升勢相當凌厲。充裕的流動性(自然也包括游資)被認為是刺激A股持續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其中,流入A股市場的游資包括了國際游資和國內游資兩大部分。
最新的數據顯示,國際游資在不斷流入A股市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達21316億美元,其中二季度外匯儲備的增加額度為1779億美元。按照常用的熱錢統計方法,二季度外匯儲備增量中扣除同期貿易順差(347億美元)和FDI(212億美元),約有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長缺乏合理解釋。這部分資金疑為國際游資的流入。
國際游資可以通過外貿、FDI、借款、存款和QFII等渠道流入中國,其中外貿和FDI渠道最具隱蔽性和操作性。除此之外,國際游資還可能借道官方無法統計的一些“暗渠道”。
有一點可以肯定,一旦確認國際游資已流入我國,那么其中部分國際游資肯定也已流入A股市場。根據今年以來港股走勢及外匯儲備增長數據,估計國際游資在今年3月份以后開始加速流入A股市場。
可以這么說,弱勢美元是引發國際游資“搬家”、流向A股市場的主要原因。因為,美國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美聯儲向實體經濟注入的過剩流動性,特別是美聯儲選擇“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因素都致使美元持續走弱。今年3月以來,美元的回落且繼續弱勢,加上中國經濟率先復蘇的預期,加速了國際游資流入中國的步伐與速度,A股市場也成為國際游資尋求資金相對安全的避險場所。
至于流入A股市場的國際游資規模究竟有多大,這很難精確測算,但肯定要遠遠少于按熱錢統計方法所測算的國際游資規模,肯定比我們想像的要少得多。
其實,流入A股市場的熱錢,除了國際游資外,還有巨量的國內游資。從某種角度觀察,國內游資的資金規模要遠遠超過國際游資。也許,國際游資更吸引媒體的眼球,但國內游資的市場影響力似乎更大,只是這部分資金規模更難統計,市場進出更為“神出鬼沒”。
除了對A股市場的利好政策、充裕流動性等比較敏感外,國內游資流入A股市場的時機選擇還有這樣的特征:它們往往與實體經濟的走勢相背離。也就是說,當實體經濟走弱時,實體經濟的盈利空間將大幅縮減,由此導致國內游資開始流入A股市場;反之,當實體經濟開始走強后,國內游資就會逐步撤離A股市場。據此估計,國內游資流入A股市場的時間要早于國際游資約一兩個季度。
那么,目前已流入A股市場的游資將何去何從呢?
以往的經驗顯示,股市的漲跌反映了資金的流向。如果A股市場中資金的流入與流出比例出現了轉折性變化,這將影響國內外游資的進退選擇。
可以觀察的市場信號如下:其一,充裕流動性的市場格局發生實質性改變。這包括央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已發生轉向,特別是A股市場中資金的持續流入已轉為流出;其二,市場資金的流入轉為流出,暗示了A股的升幅可能已“見頂”;其三,弱勢美元的趨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信號。美元一旦轉強,國際游資將可能重新回流美國。
從目前來看,影響國內外游資撤離的上述市場信號還沒有出現,促使國內外游資繼續流入A股市場的條件還繼續存在。所以,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流入A股市場的國內外游資還將繼續“潛伏”,以分享未來A股市場的升勢所帶來的豐厚投資利潤。
當然,鑒于游資的逐利本性,潛伏于A股市場的國內外游資,更期待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快地做完這波行情,這也提醒我們,持續流入A股市場的國內外游資,有可能會對A股泡沫的產生與擴散產生很大的壓力,并滋生出資產價格的泡沫。
但是,我們也不要過度夸大國內外游資的市場影響力,以目前A股市場的規模、我國資本管制的程度來看,國內外游資還左右不了當今A股市場的走勢,它們在刺激A股持續上漲的過程中最多扮演了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