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1日 14:54 來源:北京晨報
受美國證監會調查高盛案件的啟發,國內眾多“渣打苦主”準備掀起一波維權潮。他們不僅要求渣打銀行賠償金融衍生品理財產品的損失,更要采取進一步手段“討個說法”。
質疑理財是“對賭”
“美國監管機構已經正式就高盛涉嫌操縱市場和欺詐投資者展開調查。根據我的研究,渣打銀行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理財產品和高盛銷售金融衍生產品的性質十分類似。”曾因購買渣打理財產品而虧損近80萬元的蔣先生表示,“渣打苦主”一致懷疑渣打的行為是一種“詐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丁先生表示,他所購買的渣打銀行“聚通天下·股票掛鉤可轉換結構性投資”產品被理財經理描述成“最高收益達30%以上,而幾乎不可能虧損”,但第一份合約在取得2.5%收益之后就自動終止了,而第二份合約虧損了37%卻仍未止損。
蔣先生表示,渣打設計的這些理財產品實際上是一種“對賭協議”,即:銀行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是相悖的,大多數虧損者購買的產品是與收益和表現最差的股票相關聯,這種設計顯然是違背“信托責任”的。
賠償要簽“保密協定”
蔣先生是因購買渣打理財產品而遭受損失的客戶之一。他曾為在網絡上發表質疑渣打產品涉嫌欺詐的文章而受到渣打銀行高層重視,部分損失得以獲得賠償。但他認為,渣打銀行應該賠付全部本金和利息損失并向客戶賠禮道歉。
當初渣打與投資者簽訂賠償協議書時曾明確規定,投資者須簽訂“保密協定”,即接受賠償的客戶不得對外透露賠償細節,如果違約將不能獲得賠償。“我和一位非常好的朋友都相互沒有透露獲賠比率,當時真的是無可奈何。”一位“渣打苦主”告訴記者。
蘇州的馬先生表示,他投資的300萬元目前僅剩余100多萬元,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虧損,他決定要“抗戰到底”。
記者獲悉,目前準備維權向渣打討回損失的各地“苦主”已經在網絡上建立博客,希望盡最大的努力號召全國“苦主”一齊行動,從而避免被渣打“各個擊破”。
渣打稱將盡力調查
渣打理財產品涉嫌欺詐事件始于去年初。當時,網上許多關于渣打的帖子稱,該銀行以不規范的方式將極具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推銷給客戶,賠光一生積蓄的客戶比比皆是。帖子稱,在和客戶溝通談判后,渣打高層決定給予部分投資者一定的賠償。
對于本次投資者維權行動,渣打方面表示,他們將盡最大努力調查,如果發現的確是個別銷售人員存在違規行為,沒有對投資者進行充分的風險警示而致客戶出現虧損,他們將根據個案情況對客戶進行賠償。
此外,對于投資者懷疑渣打銀行銷售“有毒金融衍生品”事件,渣打相關人士表示,受金融海嘯影響,一些理財產品難免要受到影響,他們所售金融產品與高盛所售“有毒資產”存在本質的不同,同時愿意就所售理財產品的性質對投資者進行澄清,也愿意和投資者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