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23日 10:2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幾乎每一個金融行業名家都對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作出自己的解析。
圖書題材的產品來看,我們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新作《蕭條經濟學的回歸和2008年的經濟危機》,《非理性繁榮》一書作者羅伯特·希勒的新作《終結次貸危機》等。當然,記者的調查和內部員工回憶的著作最為及時,2008年率先出版的《美國次貸危機真相》、《恐慌害死熊》是為代表。還有, 4月金融分榜中我們介紹的,來自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的著作《峭壁邊緣》與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新作《超越金融》。
但,這些都是美國人的反思,反映的只是美國思維下的專業、視角及建議。相信中國讀者更愿意知道,中國專家怎么看?本次上榜圖書中,《中國金融大未來》正是中國的一流專家對金融危機的權威解讀。
《中國金融大未來》反映出本土金融專家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專業判斷及符合中國實際的建議,作者巴曙松是國內一流的金融領域專才,在自序中,他坦言自己很多初期判斷被事實證明是正確的。
《中國金融大未來》一書的三大論題分別是:中國機遇在哪?如何進行中國金融轉型?中國金融未來所在?對于這場歷史罕見的全球危機,中國的問題不是如何把危機轉化為生機,而應該是利用危機如何做到領先。這大概是《中國金融大未來》帶來的有益思考。
巴曙松在書中坦言,從根本上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監管并非一日之功,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更非易事。但是,全球經濟再平衡給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的機遇勝過沖擊。可以預計,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蘇,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以結構轉型為重心的新的發展階段。
危機最壞的時期過去當然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反思和追溯,很可能導致危機的隱患并不能完全消除。雖然《中國金融大未來》不能脫離文集類圖書的眾多缺憾,但它為中國金融的未來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專業建議。
如同中國專家終于用圖書的形式表達自己對金融危機的專業判斷一樣,麥道夫騙局也終于用圖書的形式還原了來龍去脈,這些都難能可貴,是圖書愛好者的福音。所以,我們認為《詐騙650億美元》也值得重點關注。
總有人說富裕人群、賺大錢的人是一群聰明的人,但為啥也如此容易受騙?總有人說,龐氏騙局是低技術含量的欺騙手法,但又為啥如此容易讓大群全球最富裕、最聰明的人輕信?
《詐騙650億美元:麥道夫的生活與謊言》一書對這一故事進行了最全面的總結,也是這一騙局塵埃落定后最及時的作品。在美國主流投資領域活躍了50年,詐騙650億美元,最終被判監禁150年、罰款1700億美元,這一串數字都屬于伯納德·麥道夫,他欺騙范圍是全球性的,創下了金融犯罪的歷史。麥道夫的職場貴人,也是第一個投入10萬美元讓麥道夫走上投資道路的卡爾·夏皮羅痛心回首:“感覺像是一把尖刀插在心頭,我怎么這樣一錯再錯,一直錯了50年呢?”身邊的親人好友都擔心95歲的這位曾經的服裝業大亨,是否受得了此樣變故。在這次災難中,夏皮羅個人投資和他的基金一共損失了5億美元。
當然,本月金融榜單上的另兩本著作《國資迷局》、《戰上海》也值得推薦,它們分別瞄準中國改革發展中的兩大核心話題,一是國有資產話題,一是以上海本地股為分析切入點的中國資本市場,作者都給出了各自的專業解讀。而《投機教父尼德霍夫回憶錄》將帶領我們再次厘清各自的炒股思維,并汲取大師的操盤智慧。
(作者為藍獅子商業閱讀研發中心特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