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證券市場持續調整,一些不法機構及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渴望通過證券投資暴富的投機心理,進行非法證券活動,編造虛假信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兜售所謂“原始股”、“將在海外上市股”,或謊稱提供所謂“黑馬股票”、“漲停板股票”內部信息,詐騙投資者錢財。
陷阱一、專家診股陷阱。
陷阱二、炒股軟件陷阱。
陷阱三、網絡薦股陷阱。
陷阱四、冒牌機構陷阱。
陷阱五、漲停股陷阱。
陷阱六、私募基金陷阱。
陷阱七、代客操盤陷阱。
陷阱八、項目升級陷阱。
陷阱九、補款退賠陷阱。
陷阱十、維權收費陷阱。
為提高投資者防范非法證券活動意識與識別能力,從中識別非法證券活動騙局,避免受騙上當。投資者可以用以下幾招防范非法證券活動“陷阱”。
一是從電話入手,不要被不法分子套取自己電話號碼或者拒絕接聽陌生的異地薦股電話;
二是從營業執照入手,不要與“三無”機構(無工商登記、無固定辦公地點、無固定聯系電話)開展業務活動;
三是從證券業務資格入手,不要接受沒有合法證券業務資格的機構和個人提供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
四是從節目入手,不要相信未注明證券分析師真實姓名、執業證號和所屬機構、夸大宣傳過往薦股業績、公開招收會員的證券節目;
五是從網站入手,不要相信免費“推薦黑馬”、 免費贈送牛股或者免費索取選股投資策略等非法證券網站;
六是從經營方式入手,不要參與不受法律保護的全權委托、承諾收益、約定利潤分成、坐莊操盤、合謀操縱等違法違規證券活動;
七是從合同入手,不要接受不簽訂合同或者以其他合同代替證券投資咨詢合同等服務方式;
八是從賬戶入手,不要把證券投資咨詢服務費用匯入任何個人賬戶;
九是從自身入手,時刻保持理性,摒棄“一夜暴富”和天上掉餡餅的投機思想和僥幸心理。
在遇到類似非法證券活動時,應及時向證券監管部門進行咨詢或舉報;對涉嫌犯罪的非法證券活動也可向公安機關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