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04:50金融投資報
“熱錢”加速流入,三季度外匯儲備猛增1940億美元
據新華社電 央行13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5955億元,同比多增788億元。至此,今年以來,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已突破6.3萬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總體來看,前三季度我國信貸增長保持了較為平穩的態勢,但近期信貸呈現出加速增長之勢,對此監管層還需對銀行放貸節奏有所把握。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指出:“9月份新增貸款接近6000億元,略超監管層預期,這也是此前六家放貸過快的銀行被要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
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招商、民生兩家股份制銀行被要求將其存款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市場認為對銀行準備金率實施差別上調,與相關銀行流動性過于寬松有關。
整體來看,銀行放貸沖動在第三季度正有所加劇。數據顯示,從7月份的5328億元到8月份的5452億元,再到9月份的接近6000億元,幾個月以來,人民幣月度新增貸款額逐漸加大。
根據年初設定的貨幣信貸增長目標,今年廣義貨幣M2將保持17%左右增速,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將控制在7.5萬億元左右。但由于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6.3萬億元,已占到全年7.5萬億元規模的84%,突破了“3:3:2:2”的季度指標所要求的比例。過多的信貸投放不但會讓市場顯現流動性過剩壓力,而且也容易給當前撲朔迷離的物價形勢增添更多變數。
在CPI不斷走高、發達經濟體醞釀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國貨幣當局對通脹壓力的關注度也日漸提高。在央行9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中,有別于上一次會后聲明,在管理通脹預期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長的排序中,在此次會議的會后聲明中,央行首次將“防通脹”提到了首位。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四季度貨幣信貸增長將回歸平穩狀態。趙慶明認為,隨著四季度經濟增速的放緩,預計今后幾個月貸款增速將有所放緩,即便全年信貸增量超過7.5萬億元,總體也不會超出很多。
央行13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三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增長1940億美元,遠遠超過一季度479億美元、二季度72億美元的增幅。截至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648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
分析人士認為,非美貨幣大幅升值下,以獲利為目的的短期資本加速流入,是三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前應警示“熱錢”流入可能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沖擊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