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 (2010-08-15)
?。ㄏ愀塾崳├^香港政府前天宣布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后,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表示,在關鍵時刻,可研究限制外地人投資中下價住宅,以減少熱錢炒風對市民置業的影響。
張炳良也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最高官方機構,成員包括現職問責官員(官守成員)及非官方人士(非官守成員)。張炳良是非官守成員之一。
張炳良昨天在電臺節目中表示,目前難以預計,政府新一輪打擊炒樓的措施是否有效。
他指出,新措施會增加炒樓的成本,但問題是政府無法控制外來的熱錢。“如果有一些熱錢沒有地方去,計算成本后,認為比其他地方劃算,仍會留在本港。”
他也說:“如果內地(大陸)宏觀調控,令那些資金沒有地方去,這些熱錢還是會流出。始終香港作為開放的地市,就不能避免這些外來因素。”
張炳良表示,政府推出調控樓市政策時,必須小心衡量力度,如果下藥太重,樓價應聲倒下,市民資產貶值,同樣會引起負面效應。
對于有人建議,限制外地人買樓以遏止炒風,張炳良表示,個人不贊成政府以極端的行政手段限制境外人士在本港買樓,他認為這會對香港自由市場造成重大沖擊;然而,如果情況發展至本地人無法置業,在關鍵時刻,就不能不考慮嚴厲的措施,限制境外人士只可以購買某類樓宇。
他說,假如中下價樓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當局可以研究是否需要限制境外投資者投資某一個價格的住宅,避免熱錢炒風影響市民置業。同時,也可考慮對外來買家征收額外稅項。
另一方面,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則表示,香港政府前天推出的壓抑樓價措施,會有一定作用。他指出,政府應進行中長期樓宇供應科學評估,因為房屋政策需長時間才見效,不能見樓價升才決定建蓋。
梁振英也指出,政府應向青年人提供類似居屋的補貼性住房,相信所需的公款較興建公屋為低,但可對樓市有影響。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天指出,多個經濟體系繼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利率偏低,大量熱錢流入香港,導致香港樓市泡沫有增無減。他宣布一系列的冷卻房地產措施,包括推出三幅土地拍賣,以提供540個單位的中小型住宅;禁止樓花轉售以及提高一手樓花買家取消交易的賠訂數額。
同一天,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宣布三項措施,以防止樓價急速上升對銀行構成信貸風險。第一,1200萬港元(210萬新元)以上的房地產,抵押貸款最高是六成;第二,非自住房地產借貸也下調至六成;第三,供款占收入比率由目前的五成至六成劃一為五成,并要對借貸人做入息壓力測試,以利率上升2%及供款不超過入息六成為原則進行測試。
今年6月份香港樓價較去年底升8%,平均樓價較2008年高峰時期上升一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