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6日 09:43 來源:北京商報
4月14日,被稱為“具有正宗的新能源概念”的當升科技(300073)進行了網上申購,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不過,就在其上市前夕卻陷入了“舉報門”。一位名叫王華的人實名舉報稱,公司涉嫌商業賄賂等多項“問題”。
昨日,記者就此咨詢了當升科技證券部,公司方面回應:王華并非公司員工,且舉報問題子虛烏有。
質疑一 公司涉嫌商業賄賂
當升科技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的23位股東中除5家機構外,其余均為自然人,且絕大多數為公司高管。引發質疑的是第16大股東王芳,其為社會股東,持有當升科技22.5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0.38%。
舉報人王華稱,王芳所持股份涉嫌公司商業賄賂所得。她是北京銀行西直門支行某信貸負責人的妻子,該負責人曾在當升科技貸款等業務中給予很大“幫助”,因此公司作為回報在不具備投資者主體資格的情況下,贈予王芳10萬股,股份制改造后拆細為22.5萬股。
而當升科技招股書也顯示,自2006年來,由控股股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為其提供擔保的貸款和授信銀行名單中,北京銀行西直門支行提供的貸款和授信竟高達13筆,總額為2.5億元,占公司近三年貸款和授信總額的78.12%。
昨日,記者多方聯系當升科技董秘曲曉力未果,而其助理陳小姐回應表示,王芳所持股份是受讓前自然人股東,轉讓程序合法,有備可查。記者翻閱了公司的上市資料,王芳所持股權是2007年1月前股東楊躍平離職時轉讓給她的,轉讓價格為14萬元。
質疑二 生產線存在高污染
環保測評是否達標關乎公司能否上市的命運。舉報人王華稱,當升科技在申請上市環保核查的材料中造假。隱瞞了燕郊分公司廠區內存在嚴重污染的1000-1500噸/年氧化鈷、碳酸鈷生產線。
王華說,在招股說明書中,當升科技將這條氧化鈷、碳酸鈷生產線寫成了氧化鉍生產線。因為氧化鉍污染很小,而兩條生產線是共用的。盡管污染嚴重,但因氧化鈷、碳酸鈷生產線是當升科技的核心技術,是鈷酸鋰的原材料,有些客戶指定要用氧化鈷、碳酸鈷制造鈷酸鋰,因此,當升科技需要留有這條生產線。據悉,內部資料顯示,當升科技燕郊分公司的污染排放超標達3000多倍。
關于環保造假、生產高污染的舉報,當升科技方面極力否認。其表示,關于環保問題,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所披露,且得到有關環保局的認可。
質疑三 業績不符上市條件
除了涉嫌商業賄賂、環保造假、注冊地虛假等遭到舉報外,當升科技在業績方面的上市資格也受到了質疑。
據《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擬上市公司必須滿足“最近兩年連續盈利,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
而當升科技由于2009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10%,因此其上市必須滿足第一種條件。公開資料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當升科技2009年凈利潤同比增加了432.33萬元。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歷年都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和壞賬準備方面,2009年公司不僅沒有計提反而均有沖回,兩項影響凈利潤達441.57萬元。會計學家夏草質疑表示,這與凈利潤增加的432.33萬元難道是巧合?
不過,當升科技方面回應稱,確實是巧合。陳小姐表示,公司上市是經過證監會發審委嚴格審核才通過的,業績完全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