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2日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740億元,高于市場預期。并且由于存款準備金率的屢屢調高,業內認為利用數量型調整工具來收緊流動性的空間已經有限,外匯占款部分由于管理困難或成央行下一步的監控重點。
信貸結構出現變化
進入2010年以來,央行已連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先后推出兩期三年期巨量央票,但貨幣收縮的力度仍然無法覆蓋貨幣擴張速度。4月,央行繼續大規模回籠貨幣,當月實現凈回籠4370億元,盡管回籠力度較上月有所減弱,但仍屬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從4月份數據來看,信貸結構悄然生變:中長期貸款占比下降,票據融資則出現了從2009年7月以來的首次正增長。業內分析師指出,從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信貸額度控制的效果較為明顯,銀行基本按照既定額度進行均衡投放,預計未來信貸將回歸平穩增長態勢,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由于蓄水池已近干涸,未來繼續“壓票放長貸”的空間已不大;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開發貸款和抵押貸款都將會出現顯著回落,而票據融資也可望在中長貸受壓的情況下再度充當調結構的角色。
光大銀行分析師也表示,近期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不但提高了貸款門檻,還會導致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的形成,未來個人貸款增長預計乏力。
新增外匯管理壓力大
“只有央行流動性收緊的速度快于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帶來的貨幣膨脹壓力,未來通脹才可能平復。”魯政委指出。但另一方面,新增外匯的高企凸顯了管理壓力。
據消息人士透露,4月份新增外匯占款達3747億元人民幣,較上月增加約1000億元,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高位增長局面。由外匯占款增加所引致的流動性過剩情況有所加劇——4月外幣存款減少90億美元。截至4月末,外匯貸存比為202%,銀行外幣流動性管理壓力進一步增大。
分析師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的較好增長前景、人民幣升值預期重新抬頭以及境外較低的利率水平等因素,將促使更多國際資本直接流入或借道流入。由于國內銀行信貸受到收縮,銀行體系所投放的外匯占款將成為今年貨幣創造的主要渠道。
此外,已經有經濟學家警告,不要忽視對“地下錢莊”的嚴查。“通常的做法都是境外投資者首先將一筆美元存入外資銀行的離岸賬戶,然后由該外資銀行的中國大陸分行以上述美元存款為抵押,為外國投資機構在中國的關聯機構提供人民幣貸款,也就是所謂的‘地下錢莊’做法。”業內人士透露。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邁克爾·佩蒂斯指出,正是游資的流入致使商品和資產的價格突飛猛漲。而這些資金中約有一半的熱錢是以外商直接投資(FDI)的形式進入中國的,另有約五分之一的熱錢是通過進口少開具發票或者出口超額開具發票的方式流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