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楚天都市報
“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這類網絡刷單廣告隨處可見,荊州女子李某,就因此深陷網絡刷單騙局,被騙61.1萬元。8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荊州開發區警方獲悉,通過近半年的連續作戰,民警遠赴深圳,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超過2000萬元的“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帶破全國各地詐騙案件100起,并乘勝追擊,幫李某成功挽回損失50萬元。
網上刷單被騙61萬元
“我在網上刷單被騙了60多萬元。”2月1日,李某心急火燎地來到荊州開發區公安分局燎原新村派出所報警。
民警細問了解到,今年1月26日,李某經微信好友介紹,加入一個微信群,刷單賺傭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第一次,李某在某平臺購買了一件價值300元的商品,店家很快返現350元。緊接著,李某又購買了價值1000元的商品,店家返現1205元。
一天之內,只動了動手指,就輕輕松松賺到了255元。算完這筆經濟賬后,李某主動向店家表達了想繼續刷單的想法。隨后,李某添加了“帶單老師”的微信。3000元、5000元、10000元,在帶單老師的建議下,李某做起了“聯單”,即一次性做3單,最后集中返現。可第一次聯單做完后,店家卻未像前兩次一樣迅速返現,并以“網絡異常,暫時無法返現”的理由,建議李某再做3單,李某欣然答應,沒想到落入了連環套。4個聯單12筆業務做下來,購買的商品價值從2.5萬元到7.5萬元不等,李某銀行卡內的61.1萬元已花光。
2月1日,李某向丈夫王某求助,將事情經過相告,王某當場急了。“你這是被騙了!”
聯系店家無果后,李某來到燎原新村報警。
警方赴深圳喬裝偵查
專案組倒查李某資金流水信息發現,其被騙的61.1萬元已被詐騙團伙分流至11個銀行賬戶,后又通過第三方平臺轉至其他銀行卡。民警調查該案中的收款賬戶發現,犯罪嫌疑人在某交易所申請了承兌商賬戶,利用賬戶定向吸收涉詐資金,并將涉詐資金交易成虛擬貨幣(泰達幣)。
“這也就是所謂的洗錢,可以逃避公安機關打擊。”民警介紹,通過偵查手段發現,所有的資金都轉入了張某、李某名下的銀行卡上,且交易大多發生在深圳市南山區某寫字樓內。鎖定范圍后,民警趕赴深圳喬裝偵查,發現該寫字樓內其中一間辦公室每天有大量年輕人進出,室內擺放著多臺電腦、手機等,與詐騙窩點極其相似。
3天后,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民警發現張某、李某經常出入該辦公室。3月下旬,民警一舉將正在“工作”的張某、李某抓獲,現場查獲平板電腦1部,手機6部,銀行卡17張,斬斷3條電信詐騙洗錢通道。
經審訊,張某、李某交代,其在他人指使下利用虛假貨幣交易,幫助詐騙團伙轉移詐騙資金的犯罪事實。
帶破詐騙案100起
經過大量細致的走訪摸排,專案組摸清了該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
該團伙利用以“網絡刷單賺取高額傭金”為誘餌的作案手法,非法制作購物平臺,采用傳統刷單詐騙作案手法,發展下線,形成主管、財務人員、資金代理人、洗錢人員、話務員等層級分明、分工明確的詐騙利益鏈條。且團伙成員分散在世界各地,如主要實施詐騙的話務員在馬來西亞,資金代理人在香港,洗錢人員在深圳。
民警介紹,經順線深挖,專案組掌握了部分犯罪嫌疑人的行蹤,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又相繼落網。“被抓的7人中,包括資金代理人、洗錢人員,數名話務員準備投案自首。”
專案組目前已查實該團伙實施作案100起,涉案金額達2000萬元,其中單人被騙金額最多達200余萬元。追贓挽損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專案組目前成功幫李某追回50萬元,將擇日退還。
目前,該案已進入移送起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