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上周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金融穩定發展工作”作為重要工作進行部署。事實上,反洗錢正是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抓手之一。
目前國內要求金融機構對每日累計5萬元及以上的人民幣現金交易,個人境內50萬元人民幣或1萬美元及以上的跨境交易,以及機構每日200萬元人民幣或20萬美元及以上的大額資金劃轉,都通過計算機自動上報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不但如此,只要被認為是可疑交易,則不論金額大小都須同步上報。反洗錢在打擊金融違法犯罪過程中已發揮重要作用。利用好這些信息,充分挖掘反洗錢監測、報告、分析和甄別的作用,在以下幾個層面上,反洗錢可以成為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切入口。
一是促進社會穩定、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事實上,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環境下,反洗錢早已不只應用于防范和遏制金融犯罪問題。2017年中央深改組在《關于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體制機制的意見》(下稱《三反意見》)中,就已明確反洗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維護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舉例來說,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不法活動,不僅侵害受害人財產,還極易波及廣大群眾,危害社會安定。其實只要金融機構有效落實反洗錢工作要求,早期就可以甄別和監控犯罪分子的銀行賬戶,打擊不法分子企圖獲取、轉移非法資金的意圖。
除此之外,針對高額收入的偷逃稅和非法轉移資產行為,利用反洗錢機制實施定點監控和精準打擊,也將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共同富裕及減小極端收入差距。
二是預防和遏制金融犯罪,及早防患于未然
2021年6月《反洗錢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突破性地將預防洗錢和遏制洗錢范圍,擴展到了所有旨在獲取非法收益、處置非法所得、資助恐怖活動等各種經濟、社會和金融犯罪的范疇,將反洗錢工作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
在反洗錢“風險為本”的框架下,金融機構一直就在利用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機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金融風險管控。例如對涉恐、“紅通”名單、洗錢高風險地區和客戶,都可通過名單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協助維護國家和金融安全。
對不良信用和可疑交易的監控,也可以通過“深化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監測、管理、處置等環節的基礎作用”。對那些可能協助非法跨境轉移資金的地下錢莊,可通過賬戶交易特征的分析,準確高效地進行風險識別,采取預警和監控可疑資金劃轉的措施,配合公安機關實現早期預防犯罪的目的。
三是協助快速處置風險、促進金融系統穩定
為防范和遏制金融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金融秩序,2017年的《三反意見》進一步提出,要探索建立以金融情報為紐帶、以資金監測為手段、以數據信息共享為基礎,符合國家治理需要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三反”監管機制。利用反洗錢系統資金和賬戶的綜合信息優勢,可實現為司法執法機關辦案,提供快速、跨行、跨地區綜合協查支持,達到促進金融穩定的目的。
四是通過反洗錢宣傳和培訓,促進金融普惠、提升金融從業人員專業技能
上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最后強調,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提升金融系統干部隊伍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數字化智慧化水平,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這和2017年中央深改組在《三反意見》所強調的,要建立健全培訓教育機制,培養建設專業人才隊伍的初衷完全一致;同樣表明了建立起全面覆蓋各類反洗錢義務機構的反洗錢培訓教育機制,提升第一線金融機構人員反洗錢工作專業技能的重要性。
金融從業人員的反洗錢培訓,是各種金融風險防范措施中性價比最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反洗錢作為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抓手,鼓勵金融機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培訓模式,特別是為基層和偏遠地區從業人員提供普惠、全員覆蓋的反洗錢培訓,必將極大地推動實現金融風險防范中的“標本兼治、精準拆彈、動態管理”目標。
(本文作者系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分析部前主任/曾任亞馬遜中國首席金融政策官/現任上海富拉凱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富拉凱金融軟件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