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
鬧市小區,一套出租房內每天總有神秘的年輕男女進進出出,一進屋就關上大門,吃飯也大多叫外賣。院里的居民不知道,這是一間被“洗錢業內”所稱的“水房”,即專門為境外詐騙團伙、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提供“洗錢”幫助,將詐騙錢款在對公、對私賬戶中反復進出、轉移后,通過轉賬形式將詐騙款進行“洗白”的犯罪場所。
這間位于四川宜賓市敘州區鬧市的洗錢“水房”之所以暴露,源于中國銀行宜賓支行的及時預警:2020年9月、10月,該行向當地警方通報了兩期銀行卡異常交易情況,涉及22張銀行卡,異常銀行卡在短時間內快進快出轉賬高達1.4億元……這引起了宜賓敘州警方的重視,不久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2021年3月18日,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破獲這起家族式洗錢團伙的始末——該團伙利用票務代辦為幌子,在鬧市居民區設立“水房”,涉嫌借用、套用銀行卡從事犯罪活動,目前已查明該團伙自2020年6月至10月,從銀行轉進轉出7.3億元資金,涉及的銀行包括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
目前,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李甲、張某強、李甲父親李乙已被逮捕,李甲妻子周某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警方通報:
涉案7.3億 租用民房做“票務代辦”
“洗錢”團伙被搗毀
近日,宜賓敘州警方成功打掉境內一個專門為境外電信詐騙和網絡賭博提供“洗錢”幫助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
2020年11月中旬,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在“斷卡行動”專項行動工作中獲得重要線索:李某瑤等人的銀行卡交易異常,存在違法犯罪活動可能。接報后,該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多部門緊密配合協同作戰,結合前期掌握情況,最終發現了以李甲、張某強為首,專門為境外電信詐騙團伙、網絡賭博等網絡犯罪活動提供“洗錢”幫助的犯罪團伙。
此后,專案民警在宜賓敘州區一出租房內將李甲抓獲,隨后在其駕駛的奧迪汽車及家中共計查獲銀行卡28張、營業執照68張、電話卡9張、手機9部、現金54.8萬元,扣押奧迪Q5L車輛1臺。
警方調查發現,自2020年1月以來,李甲租用敘州區境內一民房成立“票務代辦工作室”,招募親友曾某、張某強、劉某江等人為員工,再通過收購或騙取親朋好友的銀行卡(賬戶)的形式,為詐騙、賭博等網絡犯罪團伙進行“洗錢”活動。
該團伙分工明確,既有負責操作轉賬的“水房”員工,又有負責四處收辦銀行卡的“買主”,還有專人負責取現。當詐騙款轉入李甲洗錢團伙提供的銀行卡(賬戶)后,再由該團伙將詐騙款在數百個對公、對私賬戶中反復進出、轉移,通過轉賬形式將詐騙款進行“洗白”。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李甲等人供述了該“洗錢”團伙大量非法持有他人銀行卡(賬戶),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為電信詐騙提供轉移資金的犯罪事實。經初步統計,該案涉案銀行卡(賬戶)共計300余戶,在此期間李甲團伙涉嫌洗錢7.3億元,其中李甲非法獲利300萬余元。
目前,12名涉案人員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銀行預警:
異常卡快進快出1.4億元
鎖定90后女子牽出幕后主謀
據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鄧志成介紹,2020年9月、10月,中國銀行宜賓支行向警方通報了兩期銀行卡異常交易情況,涉及22張銀行卡,異常銀行卡在短時間內快進快出高達1.4億元,進出流水分別達到7000余萬元。
根據銀行提供的線索,刑偵人員很快鎖定出生于1992年的28歲女子曾某。警方調查發現,曾某并無犯罪前科,曾在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開服裝店謀生。2020年受疫情影響,其服裝店歇業。
辦案民警柴學平回憶,2020年10月底,曾某被通知到公安機關后,面對自己名下多張銀行卡出現的異常交易情況記錄,曾某上演了一出“哭戲”,“哭哭啼啼一天,狡辯說她銀行卡遺失了,還賭咒發誓說自己不知道銀行卡流水異常是怎么回事。”
但是,曾某忽略了其他涉案人員的供述。銀行提供的22張異常卡除了曾某所有,還涉及多人。警方找到卡主一一詢問后,除曾某外的幾乎所有持卡人都供述稱:他們的卡借給了一名叫李甲的男子。
李甲,28歲,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辦事處三角村人,無正當職業。警方調查發現,李甲曾因打架斗毆、辱罵交警被治安處罰。李甲一家在2020年前一度經濟拮據,但2020年下半年卻經常駕駛價值40余萬元的奧迪Q5L出行,經濟狀況突然好轉。
鬧市“水房”:
神秘年輕男女進進出出
24小時輪班為犯罪集團轉賬
宜賓敘州老城區桂花街某單位宿舍,院里的老人們還依稀記得,底樓一套出租房里,每天總有幾個年輕人進進出出,白天是三四個姑娘,年紀約20多歲;晚上是3個小伙子,每12小時換一次班。
這些略顯神秘的年輕男女進入出租房后,馬上關閉房門,誰也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每天早、中、晚3餐,這些人大多叫外賣。偶爾,其中一名年齡稍大的女子,會從附近菜市場買菜到出租房,給其他人做飯吃。
老人們不知道,這是一個隱藏在小區出租房里專門幫助境外電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集團轉賬的地下黑窩點,行業內通常叫它“水房”。被警方問訊上演“哭戲”的曾某,就在這個位于鬧市的 “水房”上班,而“水房”老板是曾某的表哥李甲。
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全國“斷卡”行動部署會召開,會議要求嚴厲打擊整治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切實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2020年11月,這個隱藏得極深的“水房”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白天黑夜24小時上班的幾個年輕人無影無蹤,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原來,曾某離開公安機關后,馬上把警方詢問銀行卡異常交易的情況告知了表哥李甲,也告知了其他幾位“同事”。李甲和幾名參與者感到危險來臨,同時決定“收手”。
在鎖定李甲涉案后,警方再次找到曾某,自知敗露的曾某這才交代相關犯罪事實。在曾某帶領下,敘州警方迅速查抄了這個已人去屋空、隱藏在鬧市的神秘“水房”。
“洗錢家族”:
5個月從銀行轉進轉出7.3億元
家族51人涉案被查
2020年12月9日,宜賓敘州警方掌握全面線索后,對李甲涉案團伙展開調查,并于當日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李甲、張某強等主要涉案人員。
據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鄧志成介紹,目前我國刑事犯罪案件的40%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90%以上在境外,而高達60%的電信網絡詐騙組織在緬北,這給各地公安機關展開打擊帶來巨大的困難。
據敘州警方通報,在立案當天,敘州警方擋獲了主要犯罪嫌疑人李甲,在其駕駛的汽車和家中查獲銀行卡28張、營業執照68張、電話卡9張、手機6部、現金54.8萬元,扣押奧迪Q5L車輛1臺。
敘州警方的進一步調查顯示,李甲涉案遠不止如此簡單。警方發現,李甲不僅涉嫌“兩卡”犯罪,還涉嫌觸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不僅其父母和妻子周某裹挾其中,包括表妹曾某在內的親戚朋友等共52人涉案。
據專案組辦案民警介紹,包括李甲80多歲的爺爺在內,共有51人(不含李甲)為李甲提供了不同銀行的銀行卡(賬戶),供李甲用于幫助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組織轉賬。而李甲爺爺一直生活在農村,也辦理了網銀業務,但老人根本不知道孫子利用他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從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
民警柴學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李甲團伙利用票務代辦為幌子,在宜賓敘州區鬧市居民區設立“水房”,涉嫌借用、套用銀行卡從事犯罪活動,目前已經查明李甲團伙自2020年6月至10月,從銀行轉進轉出大量資金,其中建設銀行1.88億元、農業銀行1.7億元、中國銀行1.4億元、工商銀行2.32億元,其他銀行數據尚在調查中。
據李甲交代,其幫助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組織轉錢,每一萬元可以獲利10-20元。而據柴學平介紹,李甲在去年6月之前,還從事過支付寶非法轉賬牟利等活動,涉案金額仍在調查。
目前,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李甲、張某強以及李甲父親李乙已被逮捕,李甲妻子周某和另外一人被刑事拘留,另有7人被采取強制刑事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幕后起底
“一夜暴富”的夫妻倆均28歲:
還清數十萬網貸、提前還清房貸、購豪車
藏身鬧市洗錢“水房”的年輕員工們,每月從老板李甲處領取工資、生活費幾千元至一萬元左右。但他們不知道,老板李甲每月可能收入幾十萬元甚至更多,更不知道他們通過手機操作轉來轉去的金額,已經高達7.3億元!而“一夜暴富”的老板李甲不僅很少現身出租房內的“公司”,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在銀行辦理柜面存、取款業務,每次都要在ATM機上取現。連新買的奧迪越野車,也要偷偷登記在他人名下……
“一夜暴富”購豪車
丈夫竟是洗錢團伙主謀
李甲的老家在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三角村,雖然距離敘州城北新區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但十分偏僻,李甲的奧迪越野車甚至開不回家。
犯案時,李甲和妻子周某均28歲,他們的兩個孩子分別出生于2015年和2016年。如果未參與犯罪,夫妻倆此時應該在家和年幼的孩子一起享受家庭之樂。然而現在,兩個孩子只能交給奶奶照顧。
據宜賓敘州警方查明,李甲不但設立“水房”參與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還提供了多張銀行卡為境外電信詐騙集團轉賬。
李甲父母、妻子、爺爺等共51名親戚朋友為李甲提供銀行卡,幫助其實施網絡犯罪活動。案發后,李甲及其父親李乙、妻子周某均被抓,“如果不是考慮到李甲的兩個孩子無人照顧,李甲母親也應該刑拘。”辦案民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辦案民警介紹,跟少數提供銀行卡的不知情人相比,李甲父母、妻子完全知道李甲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但他們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參與犯罪。其中,周某多次前往桂花路犯罪現場,為“水房”團伙成員做飯。
2021年3月2日,只身攜帶兩萬元現金前往深圳的周某被深圳警方擋獲,3月3日被敘州警方押解回宜賓。民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周某到案后交代,在李甲從事犯罪活動前,她在網貸平臺、信用卡等欠債20余萬元,去年已經靠犯罪活動的非法所得全部還清。而李甲原債務更多,同樣已經還清。
“他們此前在柏溪買了套二手房,辦了按揭貸款,據說已經提前還清。”民警柴學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除查實的非法獲利金額和起獲的現金外,警方仍在追查李甲其他非法獲利金額。
不敢在銀行柜臺大筆取現
160萬現金送到岳母家被拒收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當警方抓獲李甲時,他正準備駕駛奧迪Q5L外出,但是這輛汽車登記證書載明的車主卻不是李甲,而是其姑父。
警方調查發現,這輛以李甲名義購置的奧迪汽車,是在其開設“水房”不久的2020年6月買的。一開始,李甲把汽車登記在一個朋友妹妹名下。后來感覺不放心,于是又過戶到其姑父名下。被抓時,李甲謊稱奧迪汽車是姑父的,他只是借用。
不僅李甲對暴富的不義之財格外謹慎,其父母也小心翼翼。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警方查獲的聊天記錄顯示,李甲母親曾經抱怨丈夫李乙:原本說好兒子買車的事不要大肆張揚,但因李乙嘴巴不嚴,已經搞得親戚朋友人盡皆知。
警方調查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李甲已經從銀行提取的200多萬元現金中,除了15萬元由周某從柜臺取現外,其余均由周某、李甲或其朋友通過ATM機提取,單筆交易僅5000元或10000元,夫妻倆均不敢在銀行柜臺大筆取現。
不僅如此,他們甚至不敢把錢存進銀行。據民警介紹,在李甲被警方抓獲前,曾用一個旅行箱裝了160萬元現金,送到內江市威遠縣岳母家藏匿。但其岳母不敢接收,贓款放了僅半天,李甲又不得不取回。
如今,李甲等人雖已全部到案,但李甲尚未交代該160萬元現金的去向。
3張卡流水過千萬
22歲女大學生參與作案被取保候審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李甲雇來的6名員工中,5名只有初中或高中學歷,唯有年僅22歲的李丙是大學本科學歷。在參與犯罪活動時,李丙尚未大學畢業。
2021年3月7日,李丙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是敘州區人,目前仍是四川某大學在校學生,今年6月才畢業,學的是會計專業。辦案民警稱,考慮到李丙的大學生身份和不具有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警方對李丙取保候審。
李丙回憶,2020年上半年她在家上網課,沒回校。同年6月,她經朋友介紹認識李甲并到李甲所謂的“公司”上班,工資為200-300元/天,李甲提供伙食費,可以在“公司”住宿。剛開始,李丙從事的工作和其他人一樣,就是按照指令往不同的銀行賬號(卡)轉賬。
同年8月,李丙返校一個月左右,回宜賓后繼續在李甲“公司”上班。不過,李丙已不再從事具體的轉賬業務操作,而是復制指令給具體操作人員。李丙說,老板李甲從來不在“公司”上班,只是偶爾來看看,而周某則有時候來“公司”給大家做飯。
李丙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6個人被老板李甲指示加入不同的微信群,群里有人發指令,他們按照指令,往不同的賬號(卡)里轉進、轉出不同的金額,6個人分兩班倒,每班工作時間12小時。整個“公司”24小時不休,隨時都有指令進來。
對于發布轉賬指令的人,李丙表示自己并不認識,甚至不知道其人在國內還是在境外。李丙回憶,去年六七月份,被要求轉賬的銀行流水不算大,有時候一個小時才會接到一條指令。但其從學校返回后的九十月份,銀行流水突然增大。
就在李甲的洗錢“水房”流水突然增大的時候,中國銀行宜賓支行向宜賓市公安局兩次通報了包括李甲表妹曾某等人持有的22張銀行卡出現交易異常的情況,曾某等人由此進入警方視線。警方掌握相關情況后抓獲了李甲。
李丙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去年11月初曾某第一次被警方傳喚后,將警方詢問的情況告知了李甲和“同事”,大家感覺到危險來臨而停止轉賬活動。
李丙回憶,上班之前,李甲曾向她承諾“錢都是干凈的”,后來她有所懷疑,但李丙自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從事犯罪活動。
據警方介紹,李丙不僅參與了李甲團伙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她自己的7張銀行卡也提供給李甲用于幫助境外電信詐騙團伙轉賬。目前,已經查明李丙名下建行、農行和中國銀行的3張卡涉案金額已超過1000萬元,另外4張卡仍有待追查。
對此,李丙表示非常后悔,擔心自己家庭、學業和工作受到影響。“我用親身經歷提醒大家,尤其是在校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大學生朋友們,千萬不要‘掙快錢’,要學法守法。”李丙后悔莫及。
敘州警方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目前李甲團伙已被成功打掉。不夠刑法追訴條件的其他涉案人員,則將受到嚴厲的懲戒。
警方表示,對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兩卡”的單位和個人,將受到如下懲戒:一、業務限制。銀行和支付機構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只能保留1張電話卡,且5年內不得辦理手機卡入網業務。二、信用懲戒。相關單位和個人的信息將被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并向社會公布,影響個人征信。三、加大審核。對于懲戒期滿申請開戶的相關單位和個人,銀行和支付機構還會加大審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