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中文網
隨著加密貨幣交易所運營商競相履行韓國金融監管機構的新法規,該國的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有可能將于9月24日之前關閉。
在9月24日之前,所有在韓國運營的交易所必須獲得金融和互聯網監管機構的牌照。截至9月13日,僅有28家交易所(該國正在運營的共有63家)已經收到了來自于韓國互聯網振興院(Korea Internet and Security Agency)的認證,而該認證只是獲得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批準的第一步。該委員會稱,有鑒于截止日期的臨近,剩余的35家交易所拿到這一牌照的可能性不大。
位于中國香港的普華永道(PwC)的合伙人兼全球加密貨幣領導人亨利·阿爾斯拉尼安指出,多年來,全球加密貨幣行業一直在“呼吁出臺明晰的監管框架。”阿爾斯拉尼安表示,很多加密貨幣領導人對直截了當的法規表示歡迎,因為“在灰色區域運營為業務操作帶來了挑戰,例如資金籌集和開設銀行賬戶等等,同時也不符合公眾的利益。”
然而,韓國超過半數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火速關停可能會給加密貨幣寡頭的崛起掃清障礙,有人稱此舉可能會傷害普通的投資者。
適者生存
韓國加密貨幣市場于2017年年底首次一飛沖天,當時比特幣(Bitcoin)交易受到了各年齡段市民的瘋狂追捧,他們希望通過這款數字貨幣價格的上漲大賺一筆。當時,韓國成為了全球第三大交易市場,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加密貨幣市場自此之后與比特幣的價格一樣一直起起伏伏,然而在過去18個月中,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出現了數字貨幣熱,而韓國加密貨幣市場亦重新升溫。韓國加密貨幣數據提供商 Coinhills公司稱,在加密貨幣交易方面,韓元如今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最常使用的貨幣,僅次于美元和歐元。
這段期間,年輕的散戶幫助推動了韓國加密貨幣的狂熱,因為房地產價格一直在上漲,但在競爭激烈的工作市場,其薪資卻一直停滯不前。韓國國民議會政治事務委員會(South Korea National Assembly’s Political Affairs Committee)的成員尹斗賢(音譯)在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約60%的新加密貨幣投資者都集中在20多歲和30多歲的年齡段。
首爾在最近幾個月中也啟動了對加密貨幣行業的管控,以打擊非法活動,比如洗錢和逃稅,以及監管方眼中年輕散戶開展的高風險金融活動。2022年,政府還將征收加密貨幣資本利得稅,在交易中盈利超過2135美元的投資者需上繳20%的稅。
去年9月,韓國當局以欺詐指控為由,突襲檢查了Bithumb與Coinbit的辦公室,而這兩家是韓國第二大和第三大交易所。Coinbit隨后向CoinDesk透露,當前面臨欺詐指控的公司前雇員實施了“洗白交易”,即通過創建虛假用戶賬戶來進行交易,以推高交易所的交易量。在9月的突襲之后,韓國警察還調查了Bithumb的前任董事長李正勛,并收繳了其公司股份。當地媒體報道稱,警察還對李正勛展開了第二次欺詐調查,原因在于此前有14名投資者在7月提交了另一份訴狀。
監管方稱,受加密貨幣行業快速增長的刺激,韓國加密貨幣丑聞的規模和發生頻率都在不斷提升。監管方稱,加密貨幣欺詐報告在2020年增長了42%,而且除了Bithumb和Coinbit之外的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都遭到了欺詐指控。例如6月,警察以欺詐指控為由,逮捕了新近關停的交易所V Global的四位高管。當局稱,該案涉及5.2萬名受害者,損失超過了19億美元。
除了新規定之外,政府將于9月新設加密貨幣管理局,隸屬于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旨在監控韓國的數字資產。在整頓加密貨幣行業方面,韓國的監管方并非是在孤軍作戰:全球的監管方,從中國到美國,都因為一些同樣的原因加強了管控,目的是為了阻止金融犯罪,并改善對投資者的保護。
于8月離任的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前主席恩成洙一直都在公開地批評韓國的加密貨幣行業。恩成洙在4月稱,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而且]不是真實的貨幣。我會建議人們不要投資加密貨幣。考慮其較高的價格波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風險太高。”恩成洙的繼任者高承范對加密貨幣行業持有同樣的看法;高承范在8月拒絕了將加密貨幣作為合法金融資產的理念。
3月,在恩成洙的領導下,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推出了新的規定,要求本國和國外加密貨幣交易所在向該委員會遞交其申請之前,必須通過金融情報部門(Financial Intelligence Unit)的審核。為了獲得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批準,加密貨幣平臺必須要求用戶注冊其真實姓名和銀行賬戶。為了符合反洗錢規定,各大平臺還需要讓其信息安全系統獲得政府互聯網監管機構的認證。
該規定迫使交易所與傳統銀行合作,而是否合作則由銀行說了算。如果這些資金被用于金融犯罪,那么各大銀行將承擔這些風險,因此它們一直不愿意與規模較小的交易所合作,因為它們缺乏實施審慎反洗錢系統所需的資源。9月17日,第六大交易所火幣韓國(Huobi Korea)宣布,因為無法與銀行開展合作,它已經暫停了韓元交易。
僅有Upbit、Bithumb、Coinone和Korbit這四家韓國平臺向韓國金融情報部門提交了注冊材料,意味著它們已經獲得了與銀行的合作,以及來自于互聯網監管方的認證。
一些人稱,交易所的大規模關閉將給普通投資者帶來傷害。高麗大學加密貨幣研究中心(Korea University’s Cryptocurrency Research Center)的一名教授兼負責人金炯中(音譯)估計,大多數韓國的代幣(除比特幣外的其他加密貨幣)會因為交易所的關閉而消失,將導致投資者損失25億美元的資產。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敦促投資者在9月24日之前取出資產,并警告說這些資產在交易所關閉之后將無法恢復。
上周,一批中小規模交易所舉辦了聯合新聞發布會,稱這些規定將“催生不平衡的壟斷現象”。當地媒體報道稱,國會民主黨議員盧雄來還警告說:“如果壟斷市場出現,任何交易所就都可能會隨意上市或下市代幣,或提升交易費。”
其他人稱,對交易所壟斷的恐懼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Eqonex銷售負責人賈斯汀·德·安納森指出,“海外所采用的集中式交易所模式,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大幅增長意味著交易者手中的選擇權正在不斷增加,而不是減少。”他說,不斷收緊的規定意味著僅有“在合規和準備方面有所欠缺”的平臺將出局。
德·安納森稱:“這些規定將使加密貨幣空間合法化,并明確了參與者能夠應付的行業實踐。從長期來看,監管方的舉措將對行業帶來有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