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最高檢10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10個合規改革試點地區辦理涉企業合規案件329件,開展第三方監督評估機構評估、審核124件。
試點合規改革,努力讓企業活下來
所謂“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即檢察院對民營企業負責人涉經營類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的量刑建議。
2020年3月起,最高檢在上海浦東、金山,江蘇張家港,山東郯城,廣東深圳南山、寶安等6家基層檢察院開展企業合規改革第一期試點,同時探索督促涉案企業合規管理。今年3月份,第二期改革試點范圍擴大,涉及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東等十個省(直轄市)。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深入推進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督促企業作出合規承諾、進行合規整改。今年1至9月,10個合規改革試點地區辦理涉企業合規案件329件,開展第三方監督評估機構評估、審核124件。
如,江蘇省某檢察院辦理的某公司污染環境案,檢察機關對該公司作出合規考察決定,該公司積極進行合規整改,經第三方監督評估機構評估、審核后,通過合規考察,檢察機關最終對該公司作出不起訴決定。
“通過企業合規,努力讓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得好’,是檢察機關保障‘六穩’‘六保’重大決策部署的積極響應,既促進涉案企業合規守法經營,也警示潛在缺乏規制約束的企業遵紀守法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表示。
起訴洗錢罪相關犯罪量上升2.8倍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介紹,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全國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完善監督機制,對涉經濟類犯罪,尤其是涉民營經濟案件,堅持打擊與保護并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比如,為進一步完善證券期貨犯罪檢察體制機制,最高檢于2021年9月設立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旨在更加有力地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維護資本市場秩序。今年1至9月,共受理審查起訴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57人,前兩年同期分別為13人、3人;受理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166人,前兩年同期分別為97人、60人;受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77人,前兩年同期分別為42人、33人。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還介紹,為深入查辦洗錢犯罪,持續推進反洗錢工作,最高檢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專門印發懲治洗錢犯罪典型案例。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洗錢罪和涉洗錢行為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14811人,同比上升2.8倍。其中洗錢罪580人,同比上升81.8%,安徽等地辦理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實施后首批自洗錢犯罪案件。
另外,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檢察機關積極做好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老娘舅”。今年1至9月,對1681個涉嫌犯罪的單位、16704名非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員作出不起訴決定,同比分別上升3.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