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泉州晚報
涉案5000多萬元 70名嫌疑人落網
從國內各地重金招募“同伙”,偽造貸款人身份,以購房、裝修、企業經營、消費和購車等各種理由,從18家銀行騙取貸款,貸款詐騙涉案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歷時半年多的縝密偵查,鯉城公安分局專案組民警轉戰全國各地,成功破獲了這起特大貸款詐騙案,凍結嫌疑人資金100多萬元,扣押涉案車輛4部,查封房產29套。此案是全國首個實現“全鏈條”打擊的特大貸款詐騙案,鯉城警方成功搗毀了該團伙的中介端、偽造證件端、改造車輛端、洗錢端,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70名,目前涉案的67名嫌疑人已被批捕。
一輛車竟有4個車架號 貸款詐騙團伙浮出水面
今年1月初,泉州一融資租賃公司向鯉城公安分局報案稱,去年11月21日,有一對夫妻與公司簽訂了小車售后回租協議,對方將名下一輛小車以3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公司。雙方約定好,這對夫妻每月向公司付一筆一萬多元的回租車輛費,租車三年后,該車所有權再從公司過戶給對方。12月15日,租賃公司發現,出租的小車定位異常,且無法聯系上這對夫妻。12月31日,該公司員工在晉江池店鎮一汽車貿易公司發現該小車,用備用鑰匙打開車門后,發現該車的車架號和發動機號被篡改了,車輛也沒了車牌。于是,該公司立即報警。
鯉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介入調查,在對該涉案小車勘驗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該車有4個發動機號、車架號和車牌。經過與汽車生產廠家的核對確認,這些車架號屬于未出庫車輛的車架號。
眾所周知,車架號就相當一輛車的身份證號,經偵大隊民警敏銳的察覺出不對勁,經過分析判斷,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情況,極有可能是有人利用虛假車輛信息重復從金融機構騙取車貸,于是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分局決定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開展偵破工作。
專案組調取了去年10月以來在泉州上牌的800多部某品牌轎車信息,后通過車輛信息查詢發現其中36部車輛存在問題,通過與該品牌車生產廠家的核對,確認包括本案在內的其中16部車合格證系偽造。其中15部車向本地多家銀行申請了貸款,通過調取銀行相關材料,一個以余某武、江某、謝某輝等人為首的貸款詐騙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專案組經過一個多月的深入調查,很快鎖定了長期在鯉城、石獅、晉江一帶活動的余某武等十余人。今年2月底,在市局經偵支隊、刑偵支隊的大力支持下,鯉城分局專案組民警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在晉江、石獅等地將余某武等十余名涉案嫌疑人抓獲。
流水線式分工運作 “連環套”詐騙5000多萬元
據悉,該貸款詐騙團伙主謀是今年30歲的福清人余某武,曾有販毒前科,2019年出獄后,從三明來到泉州。不思悔改的他糾結了一幫狐朋狗友,將“發家致富”的主意瞄向了貸款詐騙。
余某武所在的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從最開始的招募“同伙”到后期的“洗錢”,都有專人負責。該團伙先通過中介在網上發布“年薪80萬+一套房”的高薪招聘信息,從國內各地騙來急于求財的人,讓這些人在石獅、晉江等地按揭貸款購買二手商品房,將他們的戶口從省外遷入泉州,再通過各種身份包裝,將他們偽裝成企業的高管人員。
身份包裝完成后,余某武等人便以這些人的名義向銀行申請各種貸款,這其中就包括車貸,為了“利益最大化”,余某武等人甚至通過購買機動車發票及車廠尚未使用的車輛手續,將已貸款過的小車發動機號和車架號進行篡改,再次向銀行申請車貸,或將車再次“出售”給民間的融資租賃公司,如此反復謀取大量貸款資金,該團伙最高曾利用一人的身份申請各項貸款180余萬元。
在案件調查中,辦案民警發現在協助該團伙開展貸款詐騙的過程中,部分貸款人面對如此高的“貸款”曾萌生退意,但余某武等人使用毆打、辱罵、威脅恐嚇、扣留身份證等暴力手段逼迫這些貸款人聽從安排。
民警輾轉全國多地 “全鏈條”打擊犯罪團伙
專案組民警發現,以余某武為首的犯罪團伙,能成功實施貸款詐騙離不開上、下游眾多環節的配合,這些人遍布在全國各地,為了實現對該團伙的“全鏈條”打擊,專案組民警兵分多路,先后奔赴黑龍江、廣西、江西、湖南、河南等多個省份,將涉案的70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其中67人已經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目前該案已查清的涉案金額達5000多萬元,已凍結嫌疑人資金100多萬元,扣押涉案車輛4部,查封位于石獅、晉江的商品房29套,貸款涉及18家銀行,該犯罪團伙涉嫌的罪名包括貸款詐騙、騙取貸款、合同詐騙、洗錢、非法出售發票、違法發放貸款、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尋釁滋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9種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