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在1月14日公安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二級巡視員孔長青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當前網絡黑灰產的種類和公安機關采取的打擊治理措施。近年來,受互聯網快速發展影響,傳統犯罪結構中的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匯聚異變,形成交織復雜的網絡黑灰產生態體系。當前,網絡黑灰產可分為物料供應、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
針對物料供應環節,公安機關聚焦為網絡犯罪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黑卡、黑號等物料,斬源頭、斷供給,全面清理銷毀犯罪人員通過不法手段獲得的各類物料,堅決消存量,全力控增量。
針對技術支持環節,公安機關聚焦為他人犯罪提供APP、網站開發等各類技術支持的不法活動重拳出擊,特別是對違法APP制作、打包、簽名、分發、運營等實施全流程打擊,2021年共打掉違法APP制作團伙96個、簽名團伙20個,整治分發平臺51個,查獲違法APP7221款,全力壓制違法APP泛濫勢頭。
針對廣告推廣環節,聚焦搜索引擎、短信、網絡電話等推廣渠道開展打擊治理,2021年共鏟除相關團伙450個,摧毀非法廣告聯盟43家,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政執法,處罰違規運營商104家、網絡服務單位225家,關停網絡違法賬號3.1萬余個。
針對支付結算環節,聚焦非法第四方支付、跑分等平臺強化打財斷血,摧毀相關平臺700余個,打掉為各類犯罪提供非法支付結算的網絡團伙300余個,斬斷數千個賭博、詐騙團伙資金“命脈”,達到“釜底抽薪”之效。特別是針對虛擬貨幣洗錢新通道,緊盯形勢變化、創新打擊策略,破獲相關案件259起,收繳虛擬貨幣價值110億余元,取得重要突破。
孔長青表示,警方在此提醒,網絡黑灰產背后埋藏著巨大“陷阱”,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卻為其提供技術支持或幫助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廣大網絡從業人員切記要擦亮眼睛、遠離網絡黑灰產,若存在僥幸心理鋌而走險,必將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