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2022年最大支付罰單來了。
日前,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了行政處罰公示表顯示,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盛支付)因存四項違法行為,被罰款2245萬元。
董事長負有直接責任被罰44.9萬元
具體來看,銀盛支付此次被罰共涉及4項違規內容,包括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另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時任銀盛支付董事長陳敏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罰44.9萬元。
官網顯示,銀盛支付是銀盛集團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1年獲中國人民銀行首批頒發的全國業務范圍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允許在全國范圍內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
對此次支付機構罰單,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評價認為,這是目前為止年內公布的最大的一筆罰單,說明違規情況較為嚴重。同時,“雙罰”制再次出現,并直接處罰了董事長,在業界也較為少見。另外,從處罰的內容上來看,也呈現了央行對違規較為聚焦的方向,反洗錢和收單違規,包括特約商戶的管理,身份識別和亂放通道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綜合支付機構今年以來罰單情況來看,這是支付機構在2022年收到的第二張千萬級別罰單。2022年年初,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因存在4項違法行為,被處以罰款1004萬元,并責令限期改正。
反洗錢、收單業務成罰單“重災區”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監管對支付機構違規行為從未手軟,并對支付機構違規處罰力度持續加強,除了千萬級別罰單外,還有多張百萬級別罰單。
例如,1月份,北京數碼視訊支付技術有限公司存在6項違法行為,被給予警告并罰沒合計280萬元,時任數碼視訊支付風控總監被罰15萬元;同日,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存在6項違規行為,被罰沒608萬元,時任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20萬元。此外,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存在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行為,被央行上海分行處以430萬元罰款等等。
另外,在3月份,第三方支付行業罰單更是密集而至,也引起業界廣泛關注。比如,央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一次性披露18張罰單,其中有16張罰單針對支付機構及其相關業務負責人。其中8家機構均因收單業務被罰,違法行為類型也相似:涉及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審核管理規定、違反收單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規定、違反收單業務本地化經營管理規定等行為,處罰金額合計達718萬元。同時,8家收單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均因“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審核管理規定”分別被罰5萬元,涉及崗位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風控經理等。
王蓬博表示,從今年前三個月罰單情況來看,反洗錢和收單業務是處罰重點領域。支付機構風控體系不健全,業務開展幾企業合規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議支付機構加強通過技術手段來改進收單中出現的特有商戶管理問題,并建立專業的反洗錢團隊,增強反洗錢系統的設計及甄別能力。把風控和義務緊密結合,最大限度的避免違規事件的發生。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支付機構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第一,提升合規意識,建立基本合規制度,明確分工的同時將責任落實到人;第二,加強風控水平,運用新型技術提升合規工作效率;第三,適時調整策略,企業經營者樹立‘合規先行’的理念,提升合規意識?!?/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