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游新聞
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1人,扣押作案手機26部,扣押現金123300元,凍結銀行卡資金7萬余元。在“凈網2022”專項行動中,南川警方接到公安部下發的“斷卡行動”指令線索,經過循線追蹤、縝密研判后,成功打掉本地兩個為境外違法犯罪行為轉移資金的“跑分洗錢”團伙。近日,南川警方通報了相關案例。
“跑分洗錢”上千萬,“斷卡”行動一窩端
所謂“跑分洗錢”就是提供大量的銀行賬號給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或者跨境賭博的上家,幫助其轉移資金、洗白黑錢,然后從中賺取傭金的違法犯罪行為。
“董某林等人是第一個進入南川警方視線的‘跑分洗錢’團伙。線索顯示,董某林等人可能在為境外電詐、跨境賭博提供跑分洗錢服務,于是我們立即開展偵查、研判工作。”辦案民警介紹。
經過研判,警方發現董某林等人常常跑到外地酒店入住,并且經常進出當地銀行,使用ATM機收款轉賬,行跡十分可疑。隨后,警方耐心展開偵查,在海量信息中抽絲剝繭,對案件資金流進行分析,逐步摸清了該團伙的組織結構和行動軌跡,并最終將該團伙11名成員緝拿歸案。
經審訊,該“跑分洗錢”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拉業務、聯系卡主、查賬轉賬、取現洗錢等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在利益分配環節,該團伙按照“跑分”總量的3%至3.5%向上家收取傭金,然后按照每張卡的“跑分”總量給予卡主1%的傭金,剩下的錢扣除開支以后,再按照事前商定的辦法進行分贓。
“經查,該團伙從2021年9月開始作案,直到被公安機關抓獲,累計涉案金額已經高達一千萬元,幾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也分別獲利幾萬元到幾千元不等。”辦案民警介紹,今年3月,董某林等人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貪心不足“黑吃黑”,民警“黃雀捕螳螂”
犯罪嫌疑人張某,曾經參與過“跑分洗錢”,雖然賺取傭金比打工掙錢要來得快,但是他依然不滿足,覺得來錢還是太慢。于是他邀約吳某紅等人,萌生了“黑吃黑”的念頭,決定將“跑分洗錢”團伙的錢騙走,殊不知民警早就“黃雀在后”。
事情要從去年7月說起。犯罪嫌疑人張某曾經給“跑分洗錢”團伙干過活兒,通過提供銀行卡幫助其“洗錢”,從中收取1%的傭金。干了幾次以后,張某覺得這種方式來錢太慢,就想著如果卡里進賬的錢都是自己的該多好。于是,張某一邊偷偷觀察了解“跑分洗錢”團伙的操作步驟,一邊開始謀劃“黑吃黑”計劃。
“張某深知犯罪團伙需要很多人的銀行卡來洗錢,于是便說服了吳某紅一起物色‘卡娃’來進行‘黑吃黑’。”辦案民警介紹。“卡娃”提供銀行卡給“跑分洗錢”團伙,他們在進入“跑分洗錢”團伙之前,會將銀行卡綁定在張某的手機上,方便張某隨時關注銀行卡的收款情況。
布好局后,張某便躲在后方“守株待兔”,一旦詐騙團伙成功實施詐騙,“卡娃”的銀行卡就會有錢進賬,而張某此時就會利用手機將錢全部轉走。隨后,張某又通過手段將“卡娃”解救出來。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成功“黑吃黑”的張某等人還來不及高興,早已接到線索并追查而來的警方就展開了收網行動。目前,警方已經抓獲該犯罪團伙嫌疑人20名,其中18人充當“卡娃”角色,總涉案金額近百萬元。
“我們開展‘斷卡行動’,打擊‘跑分洗錢’團伙就是為了切斷資金流向境外犯罪團伙的源頭,大大降低網絡電信詐騙和跨境賭博的發生率,受害者的錢也流不到境外,能夠增加我們追贓挽損的成功率。”辦案民警說。
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絕對不能出租、出借、出售或購買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戶(微信、支付寶等),否則可能因涉嫌違法被治安處罰,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大家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和電話卡、銀行卡,切勿因為貪占蠅頭小利讓自己身陷囹圄,間接成為境外犯罪團伙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