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蓬勃新聞
5月13日10時許,在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吉陽派出所值班大廳內,聚集了23名特殊的“來訪者”,吹著空調的他們絲毫感覺不到涼意,反而心急如焚,似乎在焦急地等待什么。
“我今天一大早就來了,他們也是……”胡海(化名)緩緩抬起拿著水瓶的右手,晃了一圈輕聲向記者說道。
原來,自“凈網2022”專項行動以來,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吉陽派出所積極開展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整治工作,對涉案人員積極勸投,而這23名特殊的“來訪者”就是主動投案自首的違法犯罪嫌疑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征,都曾用自己的銀行卡從事刷單“跑分”業務非法獲利。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他們此前都接到了民警的電話,經耐心規勸,紛紛迷途知返前來吉陽派出所投案自首。
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動員20余人投案自首
“我是三亞市公安局吉陽派出所的民警,因為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請盡快回來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罰。”今年春節期間,胡海便接到了吉陽派出所民警的勸投電話。
電話里,民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耐心規勸,一度讓胡海放下了心理包袱。掛完電話后,胡海有些猶豫,但思慮再三,還是將事情告知了父母和妻子。最終,在家人的安撫下,胡海作出了回去自首的重要決定。
“警方怎么會找到我?”一開始胡海有些不明白。其實這一切,還得從去年的9月份說起。
2021年9月27日上午,吉陽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一名叫張某雄的男子組織他人在手機某App上利用網絡刷單的幌子進行“跑分”,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遂立案偵查。該案件立案后,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多次組織精干力量專題研究、開展偵查,在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一個以張某雄為首的刷單“跑分”犯罪團伙浮出水面,而該團伙成員則分布本省多個市縣。
今年1月6日至5月初,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組織警力集中在本省多個市縣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活動罪的張某雄等人展開抓捕,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并動員20余人投案自首。
經訊問,張某雄等人如實供述其使用手機軟件及銀行卡進行刷單“跑分”實施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犯罪事實。
期間,辦案民警還核查了張某雄等三十余名犯罪嫌疑人共432張銀行卡,共使用156張銀行卡用于刷單“跑分”,而嫌疑人的銀行卡號涉及全國電信詐騙案件共計120宗。張某雄等人的“生意”順風順水,僅短短半年時間,平臺涉案資金達2億余元。
利用App刷單洗錢 團伙日資金流超千萬
據辦案民警麥傳浩介紹,該App的核心功能是刷單,實際上是用于為詐騙分子或賭博網站等犯罪團伙洗錢。當會員需要刷單時,先由會員向平臺提供充值的銀行卡賬號轉入刷單金額,然后由平臺向會員退回本金、發放傭金來完成洗錢的過程。
張某雄是該App的海南總代理,要想參與刷單必須經過張某雄以及另外兩名管理員其中一個幫忙開設賬戶。開設好賬戶以后,后臺生成一個密碼,成員自己設置一個密碼,接著代理人再從瀏覽器幫助成員下載一個驗證軟件。
其實,該軟件系一個6位數字的密碼,綁定用于接單賬號,每分鐘變換一次,用來以防賬號信息被盜。成員需同時使用以上3個密碼才能進入該App平臺參與接單。其間,會員在平臺內點擊“進貨”進行充值,平臺會向會員推送一條進貨鏈接,從表面上看是貨物訂單,點開鏈接后并無貨物相關情況,呈現的內容只有銀行卡號,開卡人姓名、開戶行名稱以及需要轉賬的金額。
之后,會員根據平臺推送的銀行卡號,使用自己的銀行卡向平臺方的銀行卡轉入相應金額,并截屏上傳至App中作為轉賬憑證。充值成功后,平臺會按0.2%的比例給會員返回傭金。
目前,該平臺共有130位成員,其他成員如果想成為代理必須要發展自己的下線并經海南總代理張某雄批準,該組織團伙通過不斷地發展下線進行刷單“跑分”來掙取提成,每日資金流最高時約1000多萬元,經辦案民警調查,張某雄每天最高可獲利近萬余元,其他成員1天也有10余萬元的資金流,獲利400元左右。
“他們這個刷單‘跑分’組織架構非常完整,另外平臺也比較嚴格,成員如果有兩天時間不參與接單,后臺就會將其踢出群。”麥傳浩說。
大多不知刷單違法 涉案人員悔不當初
胡海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家中只有妻子一人在工作,因不忍看到妻子太辛苦,總想著法子去賺錢補貼家用。他說,這個刷單平臺,他也是第一次接觸,一開始是持著觀望態度,不敢充值太多。但經過多次嘗試后發現,這個來錢快回報高,便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接到民警的電話時,我整個人都懵了。之后,我上網查詢相關案例,想知道自己的違法行為達到了哪種程度,會不會被判刑。”胡海曾想過逃避,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沖動。”
他曾3次想到吉陽派出所投案自首,但無奈受疫情影響而被耽擱。這次,胡海一大早就過來了,來的路上他本來有些緊張,但走進派出所后反而踏實多了。“我沒想到后果居然會這么嚴重。”談及此事,胡海悔不當初。
同樣面露悔意的,還有年僅20歲出頭,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陳倩(化名)。
“剛畢業沒什么錢,聽身邊朋友說這個來錢快,所以想都沒想就搞了。”當記者問起為何要參與這種違法行為時,陳倩毫不避諱直言道。一開始,陳倩并不知道刷單是違法行為。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交易出現異常,便前往銀行咨詢,卻被工作人員告知該銀行卡有可能涉及電信詐騙。
此時的陳倩,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但她并不甘心。原來,陳倩之前因為多次操作失誤,導致提成沒拿到不說,還虧了不少錢,急于“回本”的她甚至還變本加厲地換銀行卡進行充值刷單。“本來是想賺點錢的,結果賠了那么多錢進去,換誰誰能甘心?”陳倩坦言。
直到吉陽派出所民警打來了勸投電話,陳倩這才明白自己犯了法。“我現在非常后悔,我不會坐牢吧?”與記者交談中,陳倩數次哽咽。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前來投案自首的涉案人員,他們一開始并不知道刷單是違法行為。刷單“跑分”涉嫌犯罪 參與者將承擔刑事責任
刷單“跑分”涉嫌犯罪 參與者將承擔刑事責任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種行為害了多少人?我希望你們能當好宣傳員,這樣就能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刷單成功你就是在犯罪,刷單失敗你就是受害者。”
當天,在吉陽派出所會議室內,所長鄭見強對6名已經辦理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普法教育,以一件件真實的案例告誡他們,不要再輕易被不切實際的高額利潤所誘惑,而去刷單“跑分”,以免淪為犯罪分子替罪羊。
6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談了自己的感受,紛紛表示將引以為戒,不會再想著不勞而獲。同時告知身邊的親朋好友,凡是刷單、“跑分”等行為千萬不能碰,這都是在犯罪。
鄭見強介紹說,“跑分”一詞,很多人聽起來會很陌生。其實“跑分”的本質就是通過銀行卡或微信、支付寶賬號等第三方支付賬戶,幫助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團伙提供非法資金轉移的渠道,從中賺取傭金的違法犯罪行為。一般刷單“跑分”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固定經濟收入來源,為了賺快錢貪圖一時的高額回報,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犯罪分子會專門搭建平臺,通過‘跑分’將贓款分流洗白,最后這些非法資金流向境外。”對此,鄭見強提醒,刷單“跑分”看似輕松,實則可能涉嫌洗錢類犯罪,一定要謹慎避免。幫助詐騙、賭博等違法犯罪團伙進行洗錢活動,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參與者將承擔刑事責任。幫助洗錢的涉案第三方賬戶將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直接影響個人征信,涉嫌犯罪還將受到法律懲處。
下一步,三亞吉陽警方將擴大此類案件的打擊力度,同時希望相關犯罪嫌疑人盡快投案自首。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辦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