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新報
今年以來,本市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防范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隨著打擊治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
刷單及冒充客服詐騙仍是重災區
天津市公安局刑偵局局長于振江介紹,從當前本市發案情況來看,1至5月,侵害比較嚴重(按照發案或損失占比超5%計算)的詐騙手段分別是刷單詐騙、冒充客服詐騙、虛假辦理貸款詐騙、虛假游戲相關交易詐騙,特別是刷單詐騙與冒充客服詐騙,發案與損失總量不僅長期位于前兩位,而且長期處于同比上升態勢,詐騙分子單起案件詐騙金額大幅增長,這兩類詐騙手段平均每起案件造成的損失同比分別增長了58%和97.3%,危害十分突出。
此外,交友誘導投資詐騙與冒充公檢法詐騙雖然案件數少、處于下降態勢,但是危害仍然嚴重,平均每起案件造成損失始終居高不下,分別為25.8萬元和18.6萬元。詐騙集團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有的詐騙分子盜用數據改號為真實客服電話施詐、有的詐騙分子利用固話架設GOIP設備服務詐騙通聯,手法迷惑性強,群眾防不勝防,甚至出現在一起案件中,受騙群眾先后被多種手段詐騙的情況。
犯罪鏈條長有組織特征越發明顯
由于電信領域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大量GOIP/VOIP、“貓池”設備被用于實施犯罪,本市亦存在GOIP窩點,日前,公安機關在多區繳獲多臺GOIP設備。金融領域洗錢方式變化多端,跑分平臺、虛擬貨幣等已成為主流洗錢工具。
此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長、有組織特征越發明顯。APP制作開發、引流推廣、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上的重要支撐,詐騙集團呈現出行業支撐、產業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特別是隨著境內打擊有力深入,詐騙窩點加速向境外轉移,境外、境內相互勾連,仍有大量犯罪團伙對我國境內公民實施詐騙活動。
下一步,公安機關將不斷健全完善“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工作格局,持續推進各區各部門聯動,合力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