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移動支付網
7月15日消息,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行政處罰信息公示顯示,兩家支付機構同時被罰。
其中,北京愛農驛站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簡稱“愛農驛站”)因未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機制、未按規定開展法人開戶意愿核實工作、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不明身份的客戶進行交易等多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156.137877萬元,同時處罰款560.137877萬元,罰沒合計716.275754萬元。
時任愛農驛站副總經理、反洗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國剛、時任愛農驛站反洗錢部門負責人、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侯宇等人,也一并被罰。
從違規情形來看,愛農驛站本次被罰很大程度是因為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隨著反洗錢工作的不斷深入,相應監管已從最初最主要的銀行業,上升到整個金融業,再擴大至特定的非金融行業。作為通道提供者的支付機構,顯然不能置身事外。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進行洗錢,對不法分子而言還具有操作便利、隱蔽性更好等優勢。與此同時,相對大型傳統金融機構,許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內部反洗錢基礎制度和措施也不甚完備。簡而言之,隨著反洗錢相關監管收緊,支付機構將面臨更高的合規要求。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這是愛農驛站第二次被罰。2019年2月,愛農驛站在清算管理、支付結算等領域出現重大違規,被罰700多萬。
公開資料顯示,愛農驛站成立于2004年,注冊資本1.02億元。2011年,愛農驛站獲人民銀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可開展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上海)等業務。
除愛農驛站外,北京滴滴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滴滴支付”)因上傳交易信息錯誤、未對個人異常交易進行交易背景調查、違規設置收單結算賬戶等行為,被警告,并處罰款427萬元。、
滴滴支付前身為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于2012年6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獲準開展互聯網支付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