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12日 18:22 來源: 一財網
7月份新增貸款相對正常的水平與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超預期回落頗為引人關注。市場人士認為,這可能與外匯占款繼續快速回落、熱錢流出有關。
根據央行8月11日公布的數據,7月人民幣貸款余額4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4%,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328億元;而M2余額為67.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6%。
“7月份M2新增值從上月的10570億元快速回落至178億元,回落幅度很大,但是實際上7月份新增信貸值處于較正常的水平,我們認為可能與外匯占款繼續快速回落有關,”國海證券分析師馬金良在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
而此前,不少人士認為,7月貿易順差大幅提高至287.3億美元,貿易順差恢復高增長將成為外匯占款增加的支撐力量,從而改善國內的流動性環境。
馬金良指出,由于M2余額基本由信貸余額及外匯占款余額構成,這三項的當月新增值也存在較強關系。從新增值看,M2新增值和新增信貸值之差與新增外匯占款雖然月度值并不一致,但是趨勢基本一致。
他認為,考慮到7月份貿易順差依然走高,而FDI一直保持較平穩,反映熱錢可能出現較快流出。反映到證券市場上,則隨著7 月份市場的回升,熱錢可能趁機減倉流出。
國泰君安也指出,從流動性的創造角度看,M2來源于信貸及外匯占款。“7月的新增信貸為5000億人民幣,新增順差約2000 億,FDI約700億,而新增M2僅為200億,這意味著流動性的大量流失,說明7月份熱錢很可能還在流出。”
高華證券分析師宋宇在8月12日發布的報告中則表示,信貸數據強勁而廣義貨幣供應疲軟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個因素可能就表現在外匯凈流入的放緩,而這主要是受政策調控以及貨幣升值預期變化的影響。
但他同時強調,高額的貿易順差不一定會帶來同期內高額的外匯占款,因為出口企業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將外匯兌換為人民幣。
數據顯示,從6月19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在雙邊波幅較之前擴大的基礎上,人民幣升值預期逐漸回落。同時,7月下旬以來,央行連續發文解讀匯率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的預期。
國信證券預測,由于外匯占款月度值已經下降到了1000多億元,遠遠低于07-09 年,即使在7月份貿易順差有所好轉的情況下,外匯占款也難以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估計也就是2000多億元水平。而外匯占款無論絕對值還是相對值的大幅度下降,都會給銀行體系的資金面造成極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