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3日 19:14 來源:金融界網站
4月股市大跌7.67%,5月股市大跌9.7%,本以為在連續大跌后股市會給人一個喘息的機會,但6月股市一開市就沒給人好臉色,大有考驗前期低點2481點的架勢。那么,股市為什么會下跌得如此之厲害呢?
在筆者看來,資金面的問題不容忽視。最近,貨幣市場回購利率飆升,穩定了一段時間的一年期央票利率,也出現8個基點上漲。財政部400億元國庫資金被各大商業銀行瘋搶。都表明市場資金十分緊張。原因從根本上說,央行不斷收緊銀根,連續三次調高準備金率,以前所未有力度在公開市場回收流動性。
另外,銀監會也要求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擰緊了資金供應的閥門。顯然,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去年流動性充裕的局面。在股市上,更大的問題在于,各種形式的擴容快速推進,限售股批量涌出,新股層出不窮,大型商業銀行的再融資起步,再加上農業銀行天量募股計劃的推出,市場資金面臨重要壓力。但是,反過來資金的供應因為受制于流動性緊縮,顯得十分有限。結果,股市就出現了巨大的供求矛盾。不管是成交量的減少,還是大盤股行情的低迷,還有基金銷售的困難,都可以從資金面上找原因。
人們經常說,股市的漲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表現為供求關系的調整?,F在看來,在導致如今股市下跌的各個因素中,資金面的確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這段時間股市下跌,當然與有關房產稅消息因素有關,但是進一步說,它還是市場資金供應緊張所致。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民間資金不少,不能炒房了,去黃金,炒大蒜,炒中藥。這些資金不可以到股市上來嗎?既緩解股市資金供應的困難,也能夠享受投資收益。社會閑置資金進入股市,這當然是個“多贏”的格局,但是大家也不妨想想,在政策面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時候,外圍資金會介入股市嗎?解決資金面問題,說到底還是離不開政策。在人們感覺到資金面已經成為市場不能承受之重時,的確是應該想想,現在這種流動性趨緊的局面何時才能改變呢?如果還會在一段時間中維持現狀,那么人們對股市就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