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05日 10:2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為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深圳一直在努力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已成為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重點治理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
根據中央、省的統一部署,2006年3月起,我市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全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成員由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等20多個部門組成,并設立了工作機構,由市紀檢監察機關牽頭,在全市廣泛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綜合運用教育、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對商業賄賂進行治理,重點治理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采購以及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
經過4年的努力,深圳已遏制了商業賄賂蔓延的勢頭,探索建立了預防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和社會信用體系。治理商業賄賂,時刻要保持著高壓勢頭。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還特別強調,通過開展商業賄賂、建設工程領域突出問題等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市場交易行為,促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和效益,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同時,加強誠信制度建設,加快完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真正形成鼓勵誠信、懲戒失信的良好環境。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以宣傳教育促進風氣轉變
近年來,市監察局、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使反商業賄賂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促進社會風氣轉變。
深圳每年進行2到3次集中宣傳,在《廉正直擊》電視欄目組制作播放專題節目,形成反商業賄賂的強大輿論氛圍。在全市組織開展反商業賄賂公益廣告創作評選和展播活動,在全市黨政機關和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辦公場所的電梯內懸掛廉政公益廣告,以市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形式,寓教于藝,潤物無聲,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各區各部門還運用重點報道、開辟專欄、舉辦講座、印制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手冊、網絡宣傳等形式開展專門宣傳。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印刷了《深圳市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文集匯編》3000多冊,配送行業協會和部分企業。大力開展反商業賄賂集中宣講活動,僅2007年就先后組織法律專家和有關單位、部門領導深入醫院、各大商業銀行、規劃國土部門等18個治理商業賄賂重點單位宣講20多場次,直接參加聽課人數達3500余人,使反對商業賄賂的觀念深入人心。
以制度機制創新減少賄賂機會
我市結合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抓好制度建設,對易發多發腐敗問題的環節,及時制訂新的規章制度加以規范,從根本上切斷權力尋租和商業賄賂行為發生的可能。為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的組織和行為,通過立法渠道,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行業協會商會條例》;發揮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作用,以信息網絡技術加強市場規范,完善了預選承包商制度。
為預防、懲戒商業賄賂和失信行為,相關部門在工程建設領域建立了“黑名單”機制,在房地產開發和中介服務領域建立了“公開曝光”機制,在司法領域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在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領域建立了“不良記錄禁入”機制,在外貿進出口領域建立了“綠色通關” 機制,在行業協會建立自律機制,推動企業制定員工道德行為準則,等等,通過制度機制的創新有效減少商業賄賂問題的發生。
以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堵塞漏洞
2007年在全市各區各部門開展了不正當交易自查自糾工作。據統計,全市各區、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共有3775個單位開展了自查自糾工作,共有113000人參與了自查自糾。在自查中共查找出8類759個問題,對查找出來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堵塞漏洞,制定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全市收繳單位和個人的不當所得共計人民幣506.28萬元。
堅決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
近年來,我市紀檢監察機關始終保持查辦商業賄賂案件的高壓態勢,建立了情況通報、線索移送、案件協查等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公安、檢察、法院、工商等機關的職能,加強對涉案范圍廣、級別高、金額大的重大復雜案件的督辦,對六大重點領域和九個重點方面的大要案特別是窩案、串案進行重點打擊,取得明顯成效。
從2007年開始至今累積共查處商業賄賂案件416宗,涉案金額16427.61萬元,涉案人員428人,追究刑事責任116人,其中包括市教育局原副局長黃某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等一批領導干部商業賄賂典型案件。
以誠信體系建設推進社會價值重建
通過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行業自律作用和市場調節作用,我市已初步搭建起法規制度、信用信息電子系統、信用獎懲機制、企業誠信管理等6個方面構成的市場誠信體系基本框架。
2001年,市政府頒布了個人信用的地方規章《深圳市個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評級管理辦法》,2002年頒布了全國第一部關于企業信用的地方規章《深圳市企業信用征信和評估管理辦法》,去年市政府又將《深圳經濟特區企業信用促進條例》列入立法計劃,兩次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前已完成對條例的修改進入實質性審查階段。
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運營最成功的個人信用系統——“深圳市個人信用征信系統”,是國內唯一一套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向社會提供個人信用查詢服務的綜合征信系統,信用信息被廣泛運用于政府行政審批、獎項評定、金融機構信貸審核、求職招聘、投資擔保和典當融資等各領域,已累計提供各類信用報告5000多萬份,為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獲得了國家部委、兄弟省市的廣泛贊同,被譽為“深圳模式”。
由政府部門協調建立的“深圳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集成了55家單位提供的137萬家市場主體的包括登記、信貸、民事訴訟立結案和執行等4310萬條信息,其中,系統“黑名單”數據庫收錄了包括各類行政處罰、欠稅、惡意欠薪等信息在內的企業不良信用記錄達108萬條。
以點帶面推動懲防體系向私營領域延伸
從2007年開始,我市在非公有制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中開展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市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市工商局選定40家行業協會為試點,10個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為專項治理聯系點,通過專項檢查,督促企業自查自糾、整改落實、嚴格管理,推動企業轉變經營理念,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增強企業對不正當交易和商業賄賂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