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28日 07:53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昨日,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和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蔡寧,分別作出工作報告提請大會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列席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見。
法院工作報告
判處犯罪分子近7萬人
2009年,全省法院共審理刑事案件55738件,判處犯罪分子69450人。審理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兩搶一盜”犯罪案件26639件,判處犯罪分子39752人。審理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偽造貨幣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1649件,判處犯罪分子2360人。審理貪污、賄賂、瀆職等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3001件,判處犯罪分子3165人。
全年共審理行政案件17268件,依法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堅持有錯必糾、依法賠償原則,審理國家賠償案件162件,賠償金額620萬元。
減免訴訟費用歷年最高
2009年,全省法院采取措施減輕群眾負擔,為到省法院參加開庭、聽證的外地特困當事人免費提供食宿,切實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對636名特困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近親屬、1400名特困申請執行人實施救助,發放救助資金2295萬元;對16444起案件涉及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當事人,依法減免訴訟費用3732.3萬元。兩者均是歷年來最多的。
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高院鄭重承諾,到2009年年底,全省法院的裁判文書要上網公布。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三級法院已全部實現裁判文書上網目標,在全國屬于首家。目前,除調解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案件等依法不宜公開外,共有81680份裁判文書上網。
查處法院“害群之馬”148人
2009年全省各級法院成立舉報中心,公布24小時舉報電話、電子郵箱,派出58個檢查組對全省法院進行明察暗訪,共收到舉報信4817件、舉報電話1855個、網絡舉報965次。嚴肅查處了省法院臨時法警以法官名義詐騙當事人案,一中級法院執行局長權錢交易案等一批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全省法院共查處違法違紀人員148人,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其中受黨政紀處分14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5人。
法院仍存在十大問題
張立勇坦承法院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少數法官執法理念存在偏差,不考慮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一味強調居中裁判、消極裁判、就案辦案、一判了之,不斷引發信訪問題,涉訴信訪量仍在高位徘徊。二是少數法官執法不嚴、裁判不公,有的甚至以權謀私、枉法裁判,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三是執行難問題依然突出,全省法院仍有4519件執行積案未能執結;少數法官違法執行,在對外委托評估、拍賣過程中,里外串通,暗箱操作,謀取不當利益。四是部分案件嚴重超審限,久拖不立、久拖不決,送達文書、移送案卷長達兩個月、三個月。五是有的法官作風簡單粗暴,冷橫硬推、高高在上,有的對待當事人百般刁難、出言不遜、呵斥推搡。六是個別干警濫用警械戒具、濫用強制措施,亂開警車、亂鳴警笛等。七是有的法官與當事人一起出入高消費場所,讓當事人承擔餐飲、旅游、購物等費用,與律師不正當交往、建立利益共同體。八是有的法院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監督制約不到位,合議制度流于形式,院長、庭長對案件把關不嚴。九是上下級法院之間缺乏溝通協調,各審各的,各判各的,致使有的案件多次被發回重審,來回“翻燒餅”。十是個別法院接受監督意識不強,向黨委、人大報告工作不主動、不及時、不全面,邀請代表、委員旁聽案件數量少,辦理代表、委員議案、提案和建議的質量、效率低。
庭審將實行網絡視頻直播
對2010年的法院工作,張立勇表示要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努力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推廣社會法庭,實現“一鄉一庭”目標。今年要徹底打開法庭大門,實現庭審全過程公開,公民憑有效身份證件可自由旁聽任何一個公開審理的案件。
積極推行庭審網絡視頻直播。今年年底以前,省法院和中級法院要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案件,實行網絡同步直播。明年年底前,基層法院要全部實現庭審網絡視頻直播。確定5月4日、6月1日、8月1日、9月9日、12月29日為全省三級法院“法院開放日”,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和人民法院的零距離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