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3日 09:09 來源:匯通網
周一(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外匯儲備上升94億美元,為225億美元,為四個月來升幅最大的一次。
有分析師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顯示了熱錢的流入,也意味著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進一步升溫。
目前市場開始認為中國央行為應對通脹將不得不放棄人民幣盯住美元匯率政策,而且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這一預期正在進一步升溫,渣打銀行和澳新銀行分析師均認為今天公布的這一數據暗示熱錢正在加速流入中國。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香港經濟學家陶冬(Tao Dong)表示,新一波熱錢流入的跡象十分明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再次抬頭,而這些資金的流入將使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任務更困難。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表示,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有220億美元的熱錢流入中國,而2月為凈流出120億。
SJS Markets預計3月熱錢流入量為350億美元,而澳新銀行預計為300億美元。
上周四,美國紐約時報刊登文章稱,中國政府在2008年7月份將美元/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83附近以來,已經“十分接近”于改變目前的匯率政策。受這一報道影響,人民幣海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錄得年內最大升幅。
中國第一季度外匯儲備上升479億美元,至2.447萬億美元,同此前三個月1270億的升幅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受貿易順差縮小和美元反彈等因素影響。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錄得了7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不過,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表示,第一季度末期資本流入量仍然低于2008年上半年時期的高峰,在當時的情況下,人民幣曾穩步升值,而就現在的匯率水平來說,中國央行仍然具有繼續應對匯率政策的空間。
貝哲民表示,中國目前出現的資金流入量還不足以引發快于預期的升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