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4日 09:14 來源:通信信息報
熱錢以“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規模趕赴中國,卻正好遇上了一個“融資巨坑”。雖然現階段行情受年終熱錢去留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有所震蕩,但基本面決定著行情的主趨向
上周,受IPO擴容提速、巨額融資、年終機構結賬回籠資金需求加大等因素的影響,截至12月22日,滬指跌破半年線,收于2050.52點。。而在大洋彼岸,美元匯率創三月新高,大宗商品價格一跌再跌。同時,中央祭出組合拳,遏制房價過快增長勢頭。市場一時風聲鶴唳,投資者似乎有理由對熱錢撤離感到擔憂。股市遭遇“霜凍期”,樓市偏逢“連夜雨”,國際熱錢將何去何從?
趕上“融資潮”,“熱錢”貼上“冷屁股”
錯過一年上漲行情的國際資本再也坐不住了,按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的說法是,此番熱錢的涌入是“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然而,這些海外熱錢趕上了中國的“融資熱潮”,金融危機驚魂甫定,就又掉進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融資巨坑”。
12月的市場擴容節奏較之上個月有過之而無不及。臨近年關,中國重工、中國北車、中國化學等“國字頭”央企高調發行,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央企代表開始密集過會;第二批創業板公司已經完成申購,而第三批也已成功過會;中小板公司發行三五成行,3只中小板新股將在21日至25日一周時間內發行申購。可以看到,17日,當中國北車、中國化學等大盤股發行時間表確定時,滬深兩市大盤高開低走,呈單邊下跌之勢,最終跌破3200點。
“市場擴容和未來包括因銀行在內的再融資將是市場大跌的致命冷彈。后市將取決于管理層的態度與實際行動。”某大型投資公司研究員如是說。
好在熱錢們并不孤獨,盡管對于資金面有壓力,但是12月份也同樣有很多基金陸續發行。12月份以來募集成立的9只新基金首募金額達到545億,超過之前募資額最高的7月份。這個消息或許可以給跳進“融資巨坑”的國際熱錢找到些許安慰。
美元走強,海外熱錢是去是留?
從12月初開始,美元指數連續反彈,反彈幅度最高達4.3%。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發表聲明的當天,美元指數報收76.93,小幅上漲0.05%。截至12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285,較前一交易日回落2個基點;同時,歐元受歐盟執委會周一對歐元高估判斷影響繼續下跌,美元則維持在高位盤整。
美元的反彈削弱了貴金屬作為替代性投資的需求,資金紛紛轉進美元尋求避險。本周,包括黃金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隨之大幅跳水,引發市場對資產價格暴跌及熱錢撤離的擔憂。與此同時,國內A股市場也出現了大幅回調。
目前,國際資本缺乏真正大幅度撤離的動力。我國出口轉正促使國際熱錢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在進一步增強。根據國際大行的一致性預期,美聯儲結束貨幣數量化擴張最早到等到明年的3、4月份,提升利率并開始推行緊縮政策最早要等到明年的6月份,這意味至少要等到明年二季度以后才可能出現進行著套利、套息交易的國際熱錢回流。從宏觀基本面來看,海外熱錢更沒有理由撤離了,而這“冷屁股”貼地也應有所值了。
對美元走強,國際資本的去留問題,香港大福證券資料研究董事總經理麥德光表示:“受美元走強的影響,國際資本有一定回流。”盡管如此,麥德光仍對市場今后的走勢比較樂觀,他指出:“這只是時間的問題,投資者慢慢會明白,資金的收緊關系不大,只要投資者把對熱錢的關注度重新放到經濟基本面的改善。”
然而,熱錢的本質是趨利,美元走強必定會造成一部分國際熱錢的回流。從另一個角度講,資金的適度流出也有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和A股市場泡沫形成壓力。
流動性依舊充裕,熱錢加劇年末震蕩
近一個月,A股市場屢屢是大幅震蕩,成交量也維持在較高水平。對于這些突然增加的資金來源問題,民族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徐一釘認為這是海外熱錢涌入的跡象。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后,歐美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并未減弱。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熱錢一方面流入A股市場,豪賭人民幣升值。這方面的資金,在美元利率現在0%-0.25%幾乎零的水平情況下,全球資本市場,不光中國,歐美股市乃至于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充斥著大量基于美元或者基于日元的套利資金。這部分資金對全球資本市場的沖擊力是很大的,流向是流進還是流出,沖擊都非常大,這批資金將對A股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會推起很多的波瀾。從這個角度來看,A股市場的流動性應該還算充裕。
“今年信貸投放量非常大,已經造成了國內資產市場的泡沫。目前,無論對明年國內信貸量的預計,還是對于海外熱錢的預計,似乎A股市場的流動性還是不錯的,但潛在是不是階段性出現一些變化,比如,美聯儲真正出臺一些收緊的政策,或者類似于迪拜債務危機事件,都會影響海外熱錢的流向。”徐一釘如是說。
雖然現階段行情受年終熱錢去留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有所震蕩,但基本面決定著行情的主趨向。在一系列數據已經確認了經濟強勁回升的勢頭的大背景下,中長期利好趨勢仍然不改。